程序员人生 网站导航

心神不宁揭秘:高也是《焦点访谈》实习生

栏目:网络优化时间:2014-01-17 17:28:34
  建站学院(LieHuo.Net)讯 “很黄很暴力”出现新版本“心神不宁”!“《焦点访谈》造假、采访内部员工”之类的帖子传遍网络。6月18日播出的《焦点访谈》节目中,一位名叫高也的大学生接受采访时痛斥了谷歌中国链接色情信息,说黄色信息害得他的同学“心神不宁”。但随后有网友发现并经媒体查证,这位大学生就在《焦点访谈》工作、现为实习生身份。(6月20日《南方都市报》)
  
  很显然,从来没有一条法规或者新闻界的行规要求媒体不能采访自己的员工。但各家媒体尤其是主流的那一些,为了爱惜自己的声誉,为了增强观点说服力、报道广泛性,通常会大量引入本单位之外的精英(高层官员、行业人士、专家学者等)声音,或直接刊用,或标注“嘉宾(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台(报、刊)立场”。这些年,媒体还越来越喜欢操作民粹化、“现场感”强的报道,在既定的议程框架中,选取适合的平民声音,包装成一个又一个新闻“真人秀”。
  
  无论是精英发言,还是平民被选中参与的新闻“真人秀”,发言、参与者的身份属性都格外重要。试想,若是报纸评论专栏上疾声厉呼的某专家身份是编造的,或者电视访谈栏目中谴责美国霸权的“美国民众”现场报道是“摆拍”,那么具体的新闻议程合理性就很该值得怀疑。
  
  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两大王牌栏目同日几乎同时深入介入某一个话题,出现“高也摆拍”这样的状况,联系到高也在受访时通篇紊乱的口头语,几乎可以判定那是该节目组较短的筹备时间内运作重大的报道内容所致。
  
  但即便如此,一个国家政治意义感最强的新闻栏目用自己的实习生来“摆拍”,显著的“制造”出大学生群体(高也就是这类身份人群的代表)在谴责谷歌“纵黄”问题上的态度,暂且不论被议话题是否正当合理,“摆拍”和隐匿(假造)受访人身份的做法也有悖最起码的新闻伦理。你能保证这样的“摆拍”节目、“摆拍”媒体今后不会做出更出格的事?
  
  实际上,这种做法而今在新闻界已然成为“潜规则”,比如时常会有某个密切关系民生的政策出台,都市报、晚报、城市电视台等媒体常常会迅速罗列出民众的意见,发言的民众还真不少,有企业界、新闻界人士还有大学生最普通的外来务工者,然而通常的真相是:所谓的“企业界人士”就是媒体自家的广告部工作人员抑或广告客户,“新闻界人士”就是自家或同城、友好媒体的员工,“大学生”就是自己单位的实习生,“外来务工者”就是媒体办公地点楼下的保安。媒体会悄悄过滤掉这些人的具体身份信息,只打上个含糊不清的身份标签,借以证明报道的民意代表性。毫无疑问,真正广泛意义上的民意就被隐蔽了,这类媒体本身已成为民意“绿坝”。
------分隔线----------------------------
------分隔线----------------------------

最新技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