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人生 网站导航

读《少有人走过的路》的一点感想

栏目:综合技术时间:2015-06-06 08:05:47

这本书是美国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写的,不属于励志类书籍,但对人的启发感觉比励志类的要好。心理疾病在我们国家属于极端被鄙视的1种病之1,骂人“神经病”也属于比较狠毒的1类。其实心理疾病在我们国家很普遍,由于我们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更加容易滋生这类疾病,而且由于讳病忌医的原因,造成了很多的人间悲剧。最为常见的1种心理疾病就是抑郁症。而得抑郁自杀的其实每一年都有很多,其实这里面很多人,如果能够得到必要的医治,是完全可以免悲剧产生的。

作者的观点是人生就是苦难重重的,既然人生是苦难重重的,那末就应当安然的面对人生的困难,通过重视苦难,直面问题,并通过克服困难来到达人的心智的成熟。固然,作者其实不是在鼓励大家去当苦行僧,只是鼓励大家在遇到困难或问题的是不,不要选择回避,而是迎难而上,直面他。有点鲁迅笔下的真实的勇士的味道---真实的勇士勇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勇于重视淋漓的鲜血。进来培养自己独立的人格。这1点,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家教,中国人很少具有比较完全的独立人格。自我界限1般比较模糊。固然,这也是作者的观点。你大没必要认同。

要到达心智的成熟,作者提出的办法是自律,爱和宗教。自律是人生走向心智成熟的基本武器。在东西方文化上,给我的感觉是都比较强调自律,东方文化中类似的思想是省独。东西方文化在这上面的差别,我觉得是是不是寻求完善的差别。西方的自律的目的不是为了道德上的完善,而东方文化中的省独,则是比较强调道德上的完善。从可操作性来讲,我觉得西方的自律更加容易到达。本杰明*富兰克林的13条方法,在现在来看都是1种可行的办法。为了达成自律,作者觉得应当推延满足感(享受),勇于承当责任,尊重事实,迎接挑战,同时保持1种平衡,通过放弃来得到新生。作者明显是比较博学之人,对中国的文化也比较了解。由于这里面的很多东西,都有类似---“先天下之优儿优,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庸之道,事实求实,舍得等。我们的传统文化真正灿烂的时期是年龄时期,但在后来,儒家成为正统,特别是宋以后,变得非常僵化。完全背背了“人性”,变成了“人吃人”社会的洗脑术。完全背背人性的结果就是伪君子当道。这也是我不看好儒教的缘由。固然,作者并没有批评中国的传统文化,上面这些东西只是我的1点感想。

这里的爱是指爱人类,属于博爱范畴。作者对1见钟情式的爱,堕入情网式的爱持有保存态度,觉得这仅仅是自我界限不清晰的表现。固然,父母的大包大揽式的爱也不是作者所认同的。这类过度的爱,反而容易产生出很多心理的问题,在这类“爱”中,父母和子女双方常常都是受害者。对爱人类,我也比较赞同,我觉得很多人的对动物的爱,应当转移到人上来。爱需要延续,也需要分寸。

作者眼中的宗教是1种广义上的概念。是1种信仰。科学也好,基督也好,都可以看做是1种宗教。固然,作者还是鼓励人们去信科学,而不是传统的宗教。不过,我觉得,作者还是有点“神秘”主义。固然,在没法解释的很多自然现象或非自然想象(梦等),我虽然是个无神论者,但我也感觉“头顶3尺有神灵”。固然,这类神灵与迷信无关,与认知有关。

作为技术人员,我觉得大家还是需要看1些人文方面或心理方面的书籍,可以调解自己的心态,避免1些问题的产生。

另外:

自由,意味着责任。我们在寻求自由的同时,是不是准备好了承当责任呢?

------分隔线----------------------------
------分隔线----------------------------

最新技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