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人生 网站导航

《近匠》云适配CEO陈本峰:跨屏移动,曲线一样救国

栏目:互联网时间:2014-09-29 08:00:01

CSDN:请问现在云适配团队有多少人?

陈本峰: 云适配团队现在有50多人,我们的团队阵容比较豪华,其中海归占到20%,我们的核心团队几乎都有海外留学背景或者500强企业工作经历,比如来自美国微软、Google、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马里兰大学等。 我们是个典型的追求极客精神的团队。我来自微软美国总部,我希望把微软精神带给我的团队。团队成员们有追求极致、追求创新的精神,大家以彼此为骄傲,所以我们团队实行扁平化管理水到渠成。


CSDN: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工具?云适配认为开发者有什么样的需求?

陈本峰:移动互联网已经影响了每个人的生活,智能电视、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可穿戴设备等的日益普及,可接入互联网的设备越来越多,用户往往会使用更加亲近的设备访问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多屏人”,跨终端、跨平台已成为刚需,多屏合一将是未来网络融合的最重要的服务形态,让人们根据生活场景的不断转换,在上述屏幕终端设备间不断无缝切换。这已经不仅仅是个移动互联网时代,而是多屏互联网时代了。

然而现今互联网的标准和技术都是围绕PC制定,浏览器也停留在PC标准。移动设备多样化,屏幕大小不一样,操作方式也不一样,比如PC用鼠标键盘,手机用触摸,电视用摇控器等。传统的做法是开发者要为不同移动设备、不同平台开发不同的版本,跨屏和跨平台的成本相当高,也很痛苦。如果只开发PC版,用户体验会很差。云适配用一行JS代码解决了不同平台、不同屏幕之间的网页适配问题,极大降低了开发者在网页跨屏适配的门槛和成本,对企业来说同样如此;不过我觉得我们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后期解放了人力,无论是内容维护团队还是开发扩展团队以及推广团队。

云适配认为,多屏网页适配将会成为下一代流行技术,至少在未来5年内都是。下一代开发者将需要解决从PC到各种移动终端的无缝使用,甚至需要识别应用场景,自动切换,比如我正在咖啡馆用手提电脑工作,但是因为赶另一约会,我原来进行的工作还没完成,我用另外一种移动设备完成这项工作,它能很快的将内容切换过去,不需要经过冗长的准备和导入工作。

目前云适配已经帮助超过5000家企业降低移动化门槛和跨屏建设成本。如果说2013年,我们解决的是企业移动化建设问题,那2014年我们解决的将是企业跨屏和跨平台适配问题。

CSDN:这个工具是针对移动开发的哪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现在是一种什么状况?

陈本峰:云适配针对企业移动化的跨屏开发环节。企业移动化有两个方向,向左还是向右是南辕北辙的两个方向。第一条路向左走,做企业手机APP,虽然这条路面临分发困境和应用马太效应,但不少企业仍然趋之若鹜,似乎不做手机APP,就不算企业移动化;另一条路向右走,做跨屏网站,2013年上半年我们做跨屏网站时,跨屏网站的长尾效应还未被挖掘和发挥出来,可想而知,是多么艰辛!不过2013年下半年,我们见到了曙光,移动互联网经历了资本寒冬和市场血的洗礼,超过半数的企业在手机APP遭遇惨败。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终端用户的手机里追溯高频APP的数量得到验证,谷歌数据显示,用户下载应用的手机APP平均不超过8.2个,手机APP的分发和应用呈现“双马太效应”。在这一背景下,不少企业纷纷转向跨屏网站,找到我们,因为我们解决了跨屏网站的网页跨平台、跨屏适配问题。

CSDN:产品做了多久?什么时候正式推出的?

陈本峰:2012年,我离开微软美国总部后不久,去香港创业做一款Mini Web网络阅读器产品,这是云适配的雏形,虽然我们很快冲冠,但是香港的市场人群非常有限,我们碰到了天花板。那时我选择了回来,经过几个月的研发,我们在2013年1月正式推出云适配。

CSDN:在技术层面,除了已有的核心技术,云适配还在做哪些探索?

陈本峰:云适配的愿景是“one web,any device”,我们希望用一行代码实现企业的跨平台和跨屏适配,接下来我们会成立UED团队,专门研究跨屏、跨平台上的HTML5体验;多屏是个持久战,解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适配以及帮助企业找到适配实现后的深度价值所在也是个可以挑战的方向。

CSDN:在全民移动的今天,云适配的主要客户是企业和媒体,请问云适配如何理解个人与企业应用的关系或者不同?

陈本峰:云适配从2014年转型做PaaS,我们将会推出云适配开放平台,所有的开发者和站长们以及终端企业用户都可以使用这个工具,为自己的网站实现跨屏适配。对于开发者来说,它可能纯粹是个个人应用,然而云适配开放平台能够帮助更多企业客户实现网页的跨屏适配,这点上来看,它其实是一个企业应用。

在我看来,个人应用更亲民些,小白用户很多,往往只要好玩、有趣,能满足用户的心理愉悦感,就会受到欢迎。你看到很多高频APP都集中在游戏、社交、阅读上面,个人应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诱惑太多,用户忠诚度相对低。比如微信哪怕稍微不好用一点点,就可能被阿里的来往后来居上。而企业级应用基本上都会有很深的积淀,对功能性、稳定性、安全性要求更高,对细节的把握更多。我们也在这个上面一直探索怎么把产品做到极致。其实无论是个人应用还是企业级应用,以用户为中心做产品是基础,你对市场做了足够的细分,你的最直接的客户是什么样的人,要应用于什么场景很重要,方方面面都要考虑,而且很多时候叫好不叫座的作品和叫座不叫好的作品里没有标准,参差不齐。

CSDN:多屏适配互动,在移动营销领域被热烈讨论,云适配是否也把精力主要投入营销方面?

陈本峰:我们短期内主要考虑纵向发展,做深度,不做广度,专注把多屏适配做到极致,每个细节完善再完善。我们不喜欢搞一揽子工程,现阶段做营销是个比较重的做法。不过我们在适配上确实考虑很多的营销因素,包括用户体验方面也做了很多的探索和研究。

最开始我们积累的品牌类客户比较多,不过到今年,我们的中小企业用户比重在不断增加,中小企业用户都是非常典型的利益驱动型的风格,能不能帮他开源是他考虑的首要因素,不过营销是个无止境的东西,我们会继续在营销上做探索。

CSDN:云适配现在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陈本峰:最早的时候,我们还是个典型的B2B企业,以为企业提供网页跨屏适配服务为盈利模式,可以帮助企业在跨屏和跨平台的网站建设上降低至少80%以上的成本,这是其他绝大部分服务商都没有的。2014年我们转型做PaaS,云适配将成为云计算平台,盈利模式和多数云计算服务商一样,通过流量和增值服务收费,比如图片压缩、视屏压缩等等上面获得营收。

云适配案例:联想官网云适配版于2013年8月5日上线,半个月内,日均IP和及日访问PV均增长3倍,老用户访问量增长10倍。



云适配部分案例

CSDN:从最早的服务收费到现在按照流量收费,云适配对于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有什么理解?

现在大家都讲用互联网思维做互联网事业,我也很认同这点。互联网思维其实就是对成本的颠覆,对商业模式的颠覆,对用户来说低成本甚至免费的产品往往更受欢迎,我们希望更多的企业和开发者能享受到云适配作为网页跨屏适配的标准工具带来的福利和好处。

CSDN:云适配如何看待HTML5未来的发展趋势?会不会有可能增加网页应用的交互性能?云适配接下来的计划有哪些?

尽管国际上对HTML5众说纷纭,比如苹果放弃了HTML5。但是从去年年底开始,HTML5的热情重新被燃起,重新被移动开发者选择,HTML5在跨平台的开发远优于其他语言。HTML5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备选方案,编写的应用可在任何类型的计算设备上运行,无论是电话、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还是电视。如果设备支持HTML5,它就能在该设备上运行。甚至不用编译;只需要编写程序,它就会被分发和执行。目前新的设备和浏览器也都支持HTML5。

HTML5在用户体验上的效果更佳,云适配将会在未来增加更多丰富的、更好的网页应用的交互功能。我们会深挖HTML5的潜力,把HTML技术发挥到极致。

更多:云适配在mobilehub主页


【《近匠》第15期:“词Ci”――全栈“女神”如何诠释倾城之美】“词Ci”是一款辅助填词工具,由全栈开发者刘

------分隔线----------------------------
------分隔线----------------------------

最新技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