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人生 网站导航

解读施耐德电气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

栏目:互联网时间:2014-09-11 21:34:41

伴随着庞大的数据信息量,数据中心变得越来越重要,也同时面临着诸多挑战,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在京举办第三届“2014施耐德电气数据中心创新峰会”。本次峰会以“云上论道,智慧・能效・价值”为主题,深入发掘云时代IT发展与数据中心运营中的创新智慧、能效优化与价值提升等等。

在会上施耐德电气信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金永哲表示2014年数据中心面临以下6个难题:

  • 拉闸限电
  • 前店后厂
  • 容量过剩
  • 网络巨头
  • 安全问题
  • 人才紧缺

金永哲分享了施耐德电气针对目前这些问题打造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从前期咨询、规划设计、解决方案、能效管理、实施总包、到后期的运营维护、系统优化等等,从而系统性的提升云能效。他表示云持续就是数据中心价值链的持续盈利,这里他总结了三点:

  • 能源的持续优化
  • 流程的持续优化
  • 安全的持续优化


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流程图

在上午主会结束后,记者也与施耐德电气信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金永哲,施耐德电气IT事业部大中华区战略市场部总监谢卫刚,施耐德电气IT事业部服务部副总裁张章以及高级客户经理张亮等人做了一次深度的采访。围绕标准化、模块化的架构以及目前施耐德的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进行了一些深入的探讨。

IT与技术结合

CSDN:从技术方面来说,服务器、网络、存储等产品线新技术此起彼伏,高密成为常态,OpenStack、Hadoop等开源架构逐步成为主流。如何看待这些新技术对数据中心所带来的新压力?

谢卫刚:一个新技术的应用是需要这种市场认知及整个市场的考验。而在整个探索的过程中,肯定离不开像施耐德电气这样厂商的参与,包括刚才我们举的天蝎计划的这样的例子。挑战肯定是有的。从系统的整体上来说,我们简化了一些系统,从而简化了数据中心的架构。但是从用户的需求出发,逻辑其实很简单,就是要交付云服务,提供云服务,整个数据中心只是以一个设施的形式出现的,其中会涉及到IT系统,IT设施,包括我们所擅长的数据中心的物理基础设施。你刚才讲的开源更多的是集中在IT运算这个领域,设施这个领域我觉得会逐步的融合,数据架构会逐步的融合,但还需要有一个过程。

金永哲:我补充一下,企业的数据中心很多是集成的,就是服务器的计算、存储、网络都是要合成一块的,整块的东西要交付给运营商。从服务器本身的量来看,全球可能不到百分之五六,到了2017年这个数字会增长到百分之二十左右。刚才你提到的开源架构是开放电脑平台,在应用软件,云服务软件层面上的开源,更多的是通过数据库或软件开源开放,使其能够更多的附加应用的厂商,可以在这上面开发各种各样云的服务。就是说我们整个物理架构,物理设施和IT的融合,整体的融合也是在这儿发展。最先的一个影响点,如何在管理物理设备的同时,能够管理IT设施,在负载均衡,或者是一个load balancing方面,不单单从网管系统,数据中心管理系统,对物理基础设施做一个调配,而且能够连接到服务器上,能够看到服务器的状态,从整体上把握load balancing。比如这排机柜,这个时间段没有用,或者这段比较少,两行都可以移到一个地方,一行可以空出来,可以断电等等,很多这方面的融合,这也是一个发展的趋势。这一块我们和英特尔合作,可以比别的厂商先于6个月进行技术上跟他们进行深入的融合,使得我们在物理技术设施和IT这一块的管理方面,能够把IT跟技术设施结合在一起。

打造行业认证,提升服务水平

CSDN:谢总,刚刚看完您介绍的这次能效资源通行证这一块,数据中心的认证有很多,比如说像POE,请问施耐德电气能效数据中心认证和其他认证有什么区别?对用户有什么指导意见?

谢卫刚:施耐德电气能效数据中心认证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我们更关注数据中心的绿色、节能、去市场化,也就是说,得到这一认证可以让用户及整个业内都知道数据中心的这种能效的指标、在节能减排所做的一些举措、以及节能减排所带来的效果。其他第三方的认证比如POE的检验,如果企业在这个层面没有更好的监控,或者说在之前去衡量POE时没有一个完整的、或者说始终如一的定义的话,POE实际上是一个某一个时间点的值。但是我们不希望把一个事情作为运作化的模式,而是持续性的,包括能效的持续改进和提升。在此同时,安全性和可靠性不能降低。总结一下,最大的差别在于,第一,我们不提供任何的标准,但是我们会衡量客户最后因为采用我们的方案所带来的这种结果,包括能效的降低,电费的节省,碳排放的减少等等,更多的是我们希望社会,包括我们接受认证的企业,得到这种市场的这种认可。我们希望大家有这种认知,共同鼓励在数据中心领域践行节能减排,真正实现绿色,实现高能效。

CSDN:那么对于认证是否有一个明确的指标?

谢卫刚:这个项目是一个全球的项目,很难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来适应不同的国家,更多的是要与施耐德电气的客户、或者说采用施耐德电气的服务的用户来共同探讨。

第一,客户采用了施耐德电气的方案,或者某个子系统采用了施耐德电气的整体方案,这种强调系统性的集成。

第二,在整个采用的方案里面,对于企业整体的能效影响,比如数据中心的输出,能耗的降低。

施耐德电气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不仅有硬件平台,也有相应的软件管理系统。所以,它实际上是一个框架,大家更多的是基于那种战略联盟和合作这个层面的协议框架。

从传统模块化到预制模块化的创新

CSDN:请解释一下施耐德电气的预制模块化和传统的模块化有什么区别?

金永哲:传统的模块化从概念上来说就是模块化的概念,以前所说的所谓的模块化,就是说IT空间的POT,是指对工厂的大部分进行了预制,但并不是说完全预制。我们现在讲的是预制化是工厂完全进行预制,也就是说到了现场以后,安装、测试这个环节非常少,而以前概念是模块化的,原来的POT那种也好,还是需要部分测试和安装,但是比传统的少了很多。这两个共同的特点是真正做到按需部署,按照一个模块,一个模块进行具体部署。

谢卫刚:传统的模块化我们开始怎么看?现在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模块化UPS被定义成模块化的数据中心,这完全是错误的。原来传统的模块化更多的是设备级的模块化。我从设备这个层面来说,我只要把几个并在一起,然后能够分布实施,就是叫模块化。实际上他们很难提高整体的可用性和整体能效。现在我们讲的预制的这种数据中心,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化模块化架构。如果按照一个标准的定义来看,它是集成了这个解决方案,同时,把整个在集成解决方案到现场的实施工程产品化的一个过程,解决方案加工程产品化。我交付的是按照客户的需求,是一个成形的产品。这样的话,前期的配置、设计和生产、预测都是在工厂里面完成的。最终会带来金总刚才提到的一个效果。

CSDN:说到集装箱的数据中心,也包括预制模块化的这几个方案,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困难?

金永哲:一般人对于一个新生事物在两三年内期望值很高,但是往往忽略八九年甚至是十年以后的效果。所以集装箱数据中心也需要一段时间培育市场。但是从我们到现在跟市场的沟通、客户的沟通来看,我们感觉在中国的确有其内置的市场,和多个主要的应用环境。比如企业的数据中心要扩容,但是已经没有办公地方,可能在室外还有一些空间;或者是在偏僻的地区有建设数据中心的需求。在移动方面还可能有新的要求,一些厂房的环境周围的辐射比较强,如果是一个开放的形式,对于整个的数据中心的影响还是蛮大的,希望能够封闭起来。

从整体来说,尽管现在只是一个开始,我相信我们会找到更大的市场。


展览的天蝎机柜

在采访的最后记者也针对国内天蝎计划中施耐德的参与度对张亮做了提问。

张亮表示施耐德电气是从天蝎2.0开始和参加厂商有比较多的合作,他表示施耐德电气通过比较专业的研发团队,加速了这个项目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在后来的合作当中,得到了反应速度快,产品质量高等的反馈。举个例子来说,除了机柜本身,机柜的运输是非常重要的,施耐德电气邀请客户到实验室去观察整个机柜做的防震测试STA,一吨的重载从机柜从工厂出来,装好设备,装船,之后海运、到港、卸货,卸货陆路运输,模拟是从美国西岸到美国东岸。在整个震动测试中没有任何的损坏,包括里面的IT设备,都完美的通过测试。施耐德电气从去年4月开始接洽, 7月份完成样机设计,9月份完成第二版的可以用的产品设计,再到今年第一批样机的交付,可以说是非常迅速。整个天蝎计划中施耐德电气是主要的供应商。

------分隔线----------------------------
------分隔线----------------------------

最新技术推荐